在成功展示小鼠乳腺癌组织的优异解离效果后,我们迎来了新的挑战——小鼠膀胱癌皮下瘤组织。其质地更为坚韧、胶原纤维含量更高、组织异质性更强,对解离技术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这不仅需要仪器具备更强的组织破碎能力,更需要精准把控解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在获得高细胞得率的同时,确保细胞活性和各类细胞亚群的完整性。
本期,跟随烈小冰的脚步,让我们再次一同见证烈冰解离仪的优异表现吧~
实验现场
小鼠膀胱癌皮下瘤组织是一种在小鼠皮下移植癌细胞形成的肿瘤模型,常用于癌症研究。接下来,我们将对小鼠膀胱癌皮下瘤组织进行同步处理,应用烈冰解离仪与传统水浴震荡法进行对比实验,以揭示两种技术在组织解离效果上的差异。
从上图可以观察到经过烈冰解离仪进行组织消化后碎片、杂质非常少。
实验结果对比
单细胞悬液质控
以上结果可以观察到,利用烈冰解离仪制备的单细胞悬液的细胞活率与水浴震荡法相当。且烈冰解离仪获得更高的细胞浓度以及更多的细胞数。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烈冰自动化组织解离仪在温和高效地消化组织方面的优异表现,也突显了其高样本回收率的优势。
细胞质控
接着利用烈冰NovelCyto微孔单细胞平台进行细胞捕获,随后完成文库构建,上机测序。采用烈冰CytoNavigator单细胞数据分析系统,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烈冰解离仪消化上机测序最终捕获细胞数为10737,中位基因值为3017;传统水浴震荡法上机测序最终捕获细胞数为10729,中位基因值为2805,低于自动化组织解离仪的处理结果。这一结果展示了烈冰解离仪获取高质量细胞和基因表达完整性方面的优势。
细胞类型鉴定
根据特征marker基因表达,共鉴定出九种细胞类型:包括T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祖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细胞。
根据细胞计数和占比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对于实质细胞的获取,烈冰解离仪组织消化得到的内皮细胞数量为142,成纤维细胞数量为459;而传统水浴震荡法得到的内皮细胞数量为64,成纤维细胞数量为340。这一对比结果清晰地揭示了烈冰自动化组织解离仪在获取更多实质细胞方面的优势。
结果总结
通过烈冰解离仪与水浴震荡法同步对小鼠膀胱癌皮下瘤组织进行解离消化的内测对比实验,从单细胞悬液质控、细胞质控以及获取不同细胞类型的数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烈冰解离仪在单细胞悬液制备上展现出以下优势:
传统水浴震荡法
传统的组织解离消化方法主要是通过水浴锅震荡的方式实现,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消化均匀性有偏差
震荡消化可能无法保证组织样本在水浴锅中均匀受热,导致消化不彻底或过度消化。
2、温度控制不准确
水浴锅可能难以提供精确的温度控制,导致消化过程中温度波动,影响酶的活性和细胞的完整性。
3、存在潜在的交叉风险
在多次消化过程中,使用相同的水浴锅可能会增加样本间交叉污染的风险。
4、可能存在实验批次效应
由于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巧,传统方法难以实现操作的标准化,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批次间差异。
烈冰智造自动化组织解离仪
相比之下,烈冰自动化组织解离仪可以有效克服这些不足,提高实验的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其核心优势主要有:
波轮与样本非硬挤压解离模式
使得组织所受的机械压力最小化,从而保护了细胞的完整性和活性。同时正置旋转技术确保了样本在消化过程中的均匀受力,适用于各类软硬组织。
精准温控
金属浴模块实现精准温控,迅速散热,确保细胞活性,这一功能对于温度敏感的细胞类型尤为重要,能够有效避免温度波动对细胞功能和完整性的不利影响。
交叉污染风险低
一次性耗材的使用显著降低了交叉污染风险,确保了实验结果的精准可靠。
实验批次效应小
仪器可提供高度一致的消化效果,减少了实验批次间的变异,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多样化消化方案
针对不同组织类型的定制化消化方案,以适应各种组织的特性,从而提升实验效率,确保样本处理的一致性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