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152235399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新闻动态
【烈冰智造】脑组织消化也有神经元?烈冰实验技术再获突破! 时间:2024-12-20

脑组织消化也有神经元?烈冰实验技术再获突破!

【烈冰智造】自动化组织解离仪

      自从自动化组织解离仪正式发布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实验,上期肺组织的实验结果体现出充分解离的优越性能:【烈冰智造】自动化组织解离仪超越传统——充分解离实质组织!这次我们进行了脑组织的消化实验同时优化了消化配方,提供了三种消化方案以满足研究者不同的科研需求

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将小鼠脑颗粒化后均一分成三份,采用三种消化方案,分别从细胞悬液质量以及聚类后的细胞类型的角度对三种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旨在找到一种更适合脑组织的解离方案。

     接下来跟随烈小冰的脚步一同来看看实验过程吧~

1、组织颗粒化

2、加入解离液

3、解离仪消化

4、过筛中止,清洗

5、悬液质检

6、NovelCyto上机

      首先将获取到的小鼠脑组织剪碎到1-2mm3,分别加入解离试剂,同时应用烈冰自动化解离仪进行组织消化;然后,及时中止消化反应,细胞悬液通过70μm滤网于50ml管中,离心去上清获得细胞沉淀;通过红细胞裂解液去除残留的成熟红细胞;随后,通过2-3轮的离心,清洗并回收高质量细胞最后,对单细胞悬液进行质检,确定细胞活性、数量及背景情况。

悬液质检

      方案一解离细胞悬液最终质检结果:活性97.12%,获得细胞总数88W;方案二解离细胞悬液最终质检结果 :活性96.65%,获得细胞总数72W方案三解离细胞悬液最终质检结果 :活性94.34%,获得细胞总数34W综合以上,采用烈冰自动化解离仪进行组织消化,三种方案细胞活性均在90%以上方案一和方案二在组织解离后可获得活性较高,数量较多的单细胞悬液方案三虽活性在90%以上,但总细胞数相对偏少。

使用烈冰自研NovelCyto平台进行细胞捕获,随后完成文库构建,上机测序。

数据结果

      接着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烈冰CytoNavigatorTM单细胞数据分析系统,对应用三种解离方案所得的数据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在进行严格的数据质控后,我们看看三种方案解离样本的聚类分布情况。

1、样本聚类分布

       三个样本在聚类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接着对三个样本细胞类型进行鉴定,分析具体的细胞类型差异。

2、细胞类型鉴定

      根据特征marker基因表达,共鉴定出十六种细胞类型,包括少突胶质、少突胶质前体、星状胶质、小胶质、鞘胶质细胞、未成熟神经元、脉络丛上皮细胞、血管壁细胞、室管膜细胞、增殖细胞、单核系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系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成熟神经元。

      对比三种解离方案得到的细胞类型数量及占比可以发现,方案一可同时获得的神经元和实质细胞占比更高总体细胞类型最丰富方案一方案二捕获的整体细胞类型较全面,且小胶质,少突胶质,星状胶质细胞数量占比同样丰富;方案三获得的细胞类型存在较大偏好性,例如获得的实质细胞占比相对偏低,小胶质细胞占比相对偏高

3、结果总结

      若研究者预期想要捕获细胞类型全面,可考虑选择方案一方案二进行消化解离;若研究重点为小胶质细胞可考虑选择方案三进行解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