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烈冰生物助力南京医科大学陈琪教授团队、贲晶晶教授团队、江斌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Endothelial major vault protein alleviates vascular remodeling via promoting Parkin mediated mitophagy”的研究论文。本研究中单细胞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平台由烈冰生物提供。
发表日期:2025年5月
发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IF=14.7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1、研究背景
许多重要的血管疾病,包括新生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其特征是内皮细胞损伤引发的病理血管重塑,但其内在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通过雄性小鼠血管疾病模型探讨了主要穹窿蛋白(MVP)在调节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发现内皮MVP缺失会增加新生内膜形成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上,MVP直接与Parkin结合,通过解离E3连接酶NEDD4L从而抑制Parkin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激活内皮细胞中的Parkin介导的自噬途径。研究表明,MVP/NEDD4L/Parkin轴可能成为治疗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2、研究方法
试验设计
从MvpECWT(对照)和MvpECKO(MVP在内皮细胞中特异性敲除)雄性小鼠的左颈动脉中分离细胞(n=2)
单细胞捕获平台:
烈冰PanoCell蜂巢板+BD Rhapsody
主要技术手段: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全转录组RNA测序(RNA-seq)、流式细胞分选、免疫荧光(IF)、免疫组化(IHC)、Western blot等。
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细胞类型注释、基因差异分析、功能富集分析、拟时序分析等;本研究使用烈冰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云平台--CytoNavigator®进行单细胞数据分析。
CytoNavigator®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系统是烈冰开发的单细胞分析与可视化平台。平台界面友好,不仅提供全面的生物信息数据分析工具,还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可视化展示,分析高度可定制化,大幅度加速用户挖掘生信数据,降低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使用成本和应用门槛,方便更多科研和临床学者开展单细胞测序工作,助力挖掘数据背后的生物学意义。
二、主要结果
1.血管疾病中内皮MVP上调
为了研究主要骨髓蛋白(MVP)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者通过免疫组化染色(IHC)发现MV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较无斑块动脉上调(图1A),且与GEO数据库结果一致(图1B-D)。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识别出两个与MVP表达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图1E),一个与内吞、炎症反应和巨噬细胞激活有关,另一个涉及血管结构、生成、内皮细胞迁移和凋亡等内皮细胞功能(图1F、G)。
进一步实验表明,西方饮食喂养的小鼠主动脉根部CD31⁺内皮细胞和CD31⁻细胞中MVP表达增加(图1H);左颈总动脉结扎的小鼠模型中,结扎动脉的MVP表达增加且主要存在于CD31⁺内皮细胞中(图1I、J)。此外,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主动脉内皮细胞在TNF-α刺激下MVP水平上升。这些结果表明,MVP在血管疾病中内皮细胞功能相关且表达上调。
2. 内皮MVP改善新生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
研究者利用他莫昔芬诱导的内皮MVP敲除小鼠模型(MvpECKO)评估MVP对血管疾病的影响。左颈总动脉结扎4周后(图2A),雄性MvpECKO小鼠的新内膜面积、内膜与中膜比值及狭窄程度显著增加,但中膜和总体血管面积未变(图2B、C)。
进一步研究发现,内皮MVP敲除的MvpECKOApoe−/−小鼠在西方饮食喂养14周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未变(图2E),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脂质积聚、坏死核心面积增加(图2F-J),同时CD68+巨噬细胞增多而α-SMA+平滑肌细胞减少(图2K、L),表明内皮MVP缺乏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此外,低氧处理的MvpECKO小鼠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收缩压升高,肺动脉小动脉阻塞加剧,显示内皮MVP缺乏加重了肺血管重塑和肺动脉高压。
3.内皮MVP缺乏引起新生内膜细胞组成和表型的变化
为表征内皮MVP缺乏对动脉结扎诱导的细胞组成和表型变化的影响,研究者对分离的颈动脉中的13,835个细胞(MvpECWT中的7327个细胞和MvpECKO小鼠中的6508个细胞)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图3A)。基于典型标记表达的聚类算法产生了17个不同的聚类,涵盖10种主要细胞类型(图3B、C)。内皮MVP敲除导致细胞比例变化,特别是SMC数量从MvpECWT小鼠的9%显著增加到MvpECKO小鼠的13.8%(图3D、E)。内皮MVP缺失还导致三种SMC亚群比例显著变化(图3F),其中SMC3簇(类似软骨细胞的SMC)显著增加,从0.4%升至11.6%(图3G、H)。
拟时序分析证实SMC经历从SMC1到SMC3的有序进展路径。这些结果表明,内皮MVP缺乏可能在新生内膜形成的背景下促进SMC表型向软骨细胞样细胞的转变。此外,通过重新聚类EC队列识别出四个EC亚群(图3I、J),EC1簇,富含成纤维细胞基因(Fn1、Dcn和Col5a2),被注释为类似成纤维细胞的内皮细胞,在MvpECKO小鼠中增加。EC2簇,富含脂质代谢调节基因(Fabp4和Cd36),具有脂质摄取和代谢的功能特化;EC4簇,表达Lyve1基因,定义为淋巴样内皮细胞,在内皮MVP消融后比例没有明显变化。EC3簇,富含即刻早期基因(IEGs)转录本,包括Fosb、Fos和Id2,代表单细胞分离的产物在减少(图3K)。MVP缺乏增加内皮细胞凋亡表现为凋亡基因如Bcl2l11和Ecscr的表达增加(图3L),相关基因表达上升,“内皮细胞凋亡过程的正向调控”通路富集(图3M)。结果表明,内皮MVP缺乏可能促进SMC表型向软骨细胞样细胞转变,并加剧结扎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和转分化等。
4. MVP抑制小鼠血管疾病内皮细胞凋亡
为了探究内皮MVP在血管重塑早期的作用,研究者对7天结扎颈动脉的样本进行单细胞RNA测序,发现内皮MVP缺失使凋亡基因(如Birc5、Akt1和Nras)上调(图4A),且“凋亡”是上调基因中最富集的GO条目(图4B)。培养的HUVECs全转录组RNA测序(RNA-seq)显示,通过转染携带MVP短发夹RNA(shRNA)的慢病毒载体敲低MVP后,凋亡途径成为前五位富集的通路之一(图4C-E),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证实MVP敲低加剧了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加剧(图4F、G)。此外,MVP敲低还增加了TNF-α诱导的促凋亡蛋白裂解半胱天冬酶3的表达,并增加了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阳性细胞的数量(图4H、I)。
体内研究也显示,内皮MVP消融增加了结扎颈动脉和WD喂养Apoe−/−小鼠主动脉壁中的内皮细胞凋亡(图4J-M),表明MVP可能抑制小鼠血管疾病中的内皮细胞凋亡。
5. MVP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来抑制氧化应激
为了理解MVP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者通过二氢乙锭DHE荧光染色发现内皮MVP缺失增加了结扎动脉和WD喂养的Apoe−/−小鼠主动脉中的ROS积累(图5A、B),且敲低MVP增加了TNF-α诱导的培养内皮细胞中的ROS生成及线粒体ROS(图5C-H)。进一步研究发现,MVP敲低加剧了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加,降低了线粒体膜电位(MMP),表明MVP对线粒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JC-1染色证实了内皮MVP敲除对结扎颈动脉和WD喂养主动脉中MMP的不利影响(图5I、J),使用线粒体ROS清除剂Mito Q可有效阻断MVP引起的HUVECs裂解半胱天冬酶3水平下降(图5K),表明MVP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ROS积累来防止凋亡。
通过分析MVP敲低的HUVECs中基因的GO富集情况,发现MVP敲低主要破坏了线粒体中的自噬过程(图6A),且MVP敲低抑制了线粒体自噬诱导剂氰基氯苯腙CCCP诱导的线粒体自噬,减少了线粒体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的数量(图6B、C)。体内观察也验证了内皮MVP消融导致线粒体与自噬小体的共定位减少以及WD喂养的Apoe−/−主动脉中的情况(图6D-G)。此外,通过测量mt-Keima转染的细胞中的线粒体自噬流,发现MVP可能促进线粒体自噬体的形成而非与溶酶体的融合(图6H-L),这一假设通过线粒体自噬抑制剂CsA能够阻断MVP在HUVECs中的抗凋亡作用得到验证(图6M)。综上所述,这些数据证明了MVP促进内皮细胞线粒体自噬,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6. MVP与Parkin结合以防止NEDD4L介导的Parkin降解
为了揭示MVP调控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MVP能特异性地与Parkin通过共免疫沉淀相互作用(图7A、B),并且这种相互作用在小鼠和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现为共定位(图7C、D)。研究发现MVP敲低降低了Parkin蛋白水平而非mRNA水平(图7G),而使用环己烷(CHX),一种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导致细胞内Parkin的丢失,而这种丢失被MVP过表达延迟(图7H),这表明MVP作用于细胞内Parkin的机制与蛋白质合成无关。此外,MVP沉默诱导的Parkin下调被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减弱(图7I)。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MVP过表达能够抑制Parkin的K48-泛素化(图7J、K),从而维持Parkin的稳定性,并促进其向线粒体的转运及线粒体自噬(图7L)。
此外,生物信息学平台预测发现NEDD4L是Parkin的E3连接酶,NEDD4L能直接与Parkin结合并促进其泛素化,而MVP过表达则抑制了Parkin与NEDD4L的相互作用及Parkin的泛素化(图7M、N)。这些结果表明,MVP通过与NEDD4L竞争结合Parkin,抑制Parkin的泛素化和降解,从而维持Parkin的稳定性并促进线粒体自噬。
7.Parkin的过表达可挽救MVP缺乏引起的新生内膜形成中的血管重塑
体外实验显示,过表达Parkin能显著改善MVP敲低引起的自噬停滞(图8A),并逆转MVP敲低导致的TNF-α处理细胞中裂解半胱天冬酶3水平升高(图8B),表明Parkin是MVP介导的内皮细胞自噬的关键中介。
此外,采用EC特异性ICAM2启动子驱动的AAV9编码Parkin转染MvpECKO小鼠来研究内皮MVP-Parkin轴对体内血管重塑的影响(图8C),发现Parkin过表达可逆转内皮MVP缺失导致的新生内膜增生(图8D-G)和内皮细胞凋亡,并激活巨噬细胞吞噬,这是由于MvpECKOCD31+EC中线粒体与自身吞噬体的共定位增加所导致的(图8H、I)。
进一步在MvpECKO小鼠中转染AAV-MVP,发现MVP的强制表达降低了结扎诱导的颈动脉新生内膜形成、内膜面积和内膜与中膜的比率,而对中膜面积的影响很小(图9A-C)。
值得注意的是,EC中MVP的再表达降低了TUNEL染色的频率,同时LC3B和COXIV共染色的强度增加。EC中Parkin的敲除明显逆转了MVP再表达的所有这些影响(图9D-G)。这些结果强调,内皮MVP通过促进Parkin介导的有丝分裂和抑制凋亡来缓解新生内膜增生。
研究结论
MVP在内皮细胞损伤诱导的血管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Parkin相互作用并阻止Parkin被NEDD4L降解,维持Parkin稳定性,促进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保护内皮细胞免于凋亡,进而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MVP/NEDD4L/Parkin轴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血管疾病的新靶点,但其在人类研究中的应用及潜在副作用还需进一步探索。
烈冰生物推出超高性价比的NovelCyto单细胞捕获方案,火热发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