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152235399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新闻动态
全球率先建自闭症猴模型,烈冰助力仇子龙、孙强团队在权威学术杂志《Nature》上发表! 时间:2016-02-23

2016126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研究组与该研究所苏州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团队在在权威学术杂志《Nature》上,标题为《Autism-like behaviours and germline transmission in transgenic monkeys overexpressing MeCP2》论文发表。报道了他们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率先建立了携带人类自闭症基因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携带MECP2基因的食蟹猴,并且通过分子遗传学与行为学分析,发现MeCP2转基因猴表现出类人类自闭症的刻板行为与社交障碍等行为,并且这些特征可以稳定遗传给它的下一代。在CCTV《朝闻天下》节目中,对此项成果也对进行了研究报道

上海烈冰科技也非常荣幸地参与了这项卓越的研究工作,我们利用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ion torrent 系统中Ion Proton™进行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时利用烈冰云计算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为这项研究贡献了绵薄之力,为了证明转入的MECP2基因得到了正确的表达,研究者进行了转基因猴和野生型猴大脑皮层组织的比较转录组工作。结果证明转基因猴与野生型猴的大脑皮层转录组水平上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代谢和大脑发育相关的基因呈现显著不同的表达模式。这意味着转入的MECP2基因得到了正确的表达,调控了下游其他基因的表达。


1 发表文章

2  RNA测序数据分析

自闭症的首次临床定义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医生Kanner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医学领域认为自闭症(autism)是一类广泛性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包括:瑞综合症(Rett syndrome)、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童年瓦解性障碍等病症。自闭症为一种脑部因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特征是情绪表达困难、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以及日常上常见的、表现出限制的行为与重复的动作,明显的特定兴趣。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常做一些刻板和重复性的动作和行为。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在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自闭症研究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缺乏可以忠实地再现人类患者中的自闭症症状的动物模型。虽然已有小鼠自闭症动物模型,然而人类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复杂程度远非啮齿类可以比拟,在研究人类神经与精神方面的疾病时,小鼠动物模型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为了获得更高级的动物模型和更复杂的神经系统来模拟人类复杂的神经系统,仇子龙和孙强团队尝试用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这种神经系统与人类高度相似的猕猴,来构建携带人类MECP2基因的模型。

研究使用慢病毒载体侵染方法,将人类自闭症相关MECP2基因转入食蟹猴的基因组中,成功构建了携带人类自闭症基因的转基因猴模型。研究组还通过精巢异体移植的方法,成功得到了携带人类MECP2基因的第二代转基因猴,通过动物行为学研究发现,其在社交行为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与亲代相同的人类自闭症特征。

研究组通过细致而严谨的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证明了MECP2被成功转入转基因猴,且得到正确的表达,并用丰富而有说服力的动物行为学实验证明了转基因猴在刻板行为、社交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类似人类自闭症症状。

这项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自闭症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成就,为科学家深入研究自闭症的机理进而攻克自闭症打开一扇大门。

3 病毒载体中外源转基因片段研究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6533.html

http://www.novelbio.com/news_more.asp?id=386